他扛过枪、断过案、解过结,是一方老百姓口中信服的“老田”。老田当过兵,全名田茂清。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他选择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龙池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龙池法庭”)工作。2020年退休后,老田继续担任驻庭调解员,2023年4月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工作室——“老田解交室”(注:“解交”意为“调解”,秀山方言)。
\n在龙池法庭那间不大的调解室里,老田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话语,抽丝剥茧般地解开一个个盘根错节的心结。
\n工作中的田茂清。
\n“一碗水端平”
\n田茂清今年65岁。1988年,他转业来到了龙池法庭,一干就是32年。因擅长调解,2020年退休后,法院邀请他继续担任驻庭调解员。
\n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田茂清渐渐发现,基层法庭遇到的多数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纠纷。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往往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大麻烦。这些小事情如果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激化为大矛盾、大冲突。
\n于是,他开始不断学习调解技巧,研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特点,努力寻找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n田茂清走进田间地头调解纠纷。
\n“田法官做事公道正派,你们有事就去找他”“老田为人忠诚正直,办案不偏不倚”……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时间的沉淀下,田茂清凭借着自己的赤诚与担当,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感度和威望值逐步攀升,大家也亲切地称他为“老田”。
\n老李、老张两家因为一处土地边界划分不明而产生争执,引发矛盾,闹到龙池法庭。这起农村土地边界纠纷,经历3代人40多年,镇上、村里很多次调解都没有成功。
\n田茂清深知,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不能简单划定边界草草了事,必须找准心结,把“疙瘩”解开才能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n田茂清第一次上门时,老李满脸委屈,他认为在这起纠纷中,自己势单力薄,没人支持,对以往土地边界划分结果也一直不够满意。“老李,明天中午你和老张,还有镇、村干部都来,我们公平公正量地定界。”在前期现场勘察、多方了解后,田茂清已经找到症结所在,想到了解决方案。
\n当天,田茂清穿着一双解放鞋,弯下腰、埋着头,用力踩在土地上,每一步都不偏不倚。
\n“争论这么多年,你们就是觉得土地定界不公、心中不平。”太阳底下,田茂清忙得满头大汗,他对着老李、老张说,“一个跨步之间是75公分,现在以脚印为界,两家各占一半土地,都不吃亏。”
\n“老田,大伙儿都说你说话做事讲良心,不会让任何一方吃亏,我谁都不服就服你,你说了就准数!”老李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还咧着嘴笑了,那笑容里满是信任与释怀。
\n就这样,老李、老张二人握手言和,一场数十年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n“农村很多纠纷都是因一些风俗习惯带来的情结,再复杂再激烈的矛盾,只要不带私心、公平公正,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找到情结、解开心结,矛盾和隔阂就消除了。”在田茂清看来,秉持着“摸着良心说话,一碗水端平”的理念去开展调解工作,自然就能获得老百姓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摸索出两手“绝活”
\n正在开展调解工作的田茂清。
\n长年的乡村生活和工作经历,让田茂清在案件调解中摸索出两手“绝活”。其一是“七情法”,即了解社情、熟悉民情、分析案情、查明实情、动之真情、辅以亲情、抚慰心情。这是一套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调解方法。
\n“我经济条件不好,养不起……”“我要出门打工,管不过来……”一对年轻夫妻来到龙池法庭起诉离婚,两人争吵不休,试图以各种理由放弃共同领养的4岁小男孩的监护权。
\n了解相关情况后,田茂清明白孩子才是该案的关键,便动身前往孩子爷爷家。“娃娃从抱回来就一直跟着我,已经4年多了。”看着一旁玩耍的孙子,爷爷一度哽咽。
\n“你不要着急,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你的心情我能理解。”田茂清安抚好孩子爷爷情绪并引导他帮忙一起说服儿子儿媳好聚好散,共同担负起抚养孩子的责任。最终,离婚的两人达成协议,孩子跟着父亲,由母亲支付抚养费。
\n其二是“望闻问切”法,即观察态度作出初步判断,倾听陈述找出问题关键,询问意见理出调解思路,把准症结开出化解良方。
\n有位80多岁的老母亲来法庭起诉儿子,要求分割亡夫的死亡丧葬补助金和保险补助金。调解过程中,儿子情绪激动,母亲更是泣不成声。
\n“我不是想要这笔钱,我只是想要他多关心我!”母亲边哭边说,“自从他爸死后,他对我好冷漠,话都不和我说一句!我好歹是他妈,想着就难受。”
\n“我身体不好,没得劳动能力,你就偏爱你幺儿,对我的困难不闻不问,你以为我不难受吗?”儿子忍不住啜泣。50多岁的他身患疾病、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很大。
\n看到这个情况,田茂清分别与母子两人进行了沟通,打开双方心结后,田茂清顺势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母子二人重归于好。
\n“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才能做到精准地‘望’、用心地‘闻’、巧妙地‘问’、有效地‘切’,切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田茂清对自己的调解方法有独到理解。
\n因擅长调解,田茂清先后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优秀法官、市级审判业务标兵和调解能手。
\n老田带“小田”
\n正在开展调解工作的田茂清。
\n2020年,田茂清退休了。法院决定借助老田的调解口碑和优势,打造一个调解工作室。就这样,他又回到了龙池法庭,担任驻庭调解员。
\n2023年4月,秀山法院龙池法庭“老田解交室”正式挂牌成立。考虑到辖区地域广阔,一些离法庭较远的老百姓寻求调解不太方便,秀山法院又陆续在院机关及辖区8个乡镇设立了“老田解交室”巡回点,由老田巡回开展和指导调解工作。
\n随着“解交室”声名远扬,来找老田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龙池法庭辖区的派出所、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甚至还有其他辖区慕名而来的。田茂清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他不仅要忙着处理各类复杂的调解工作,还要抽出时间,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一代传授自己的调解经验,培养更多优秀的“解交员”。
\n目前,田茂清已经面对面为各乡镇、村居的500多名网格员、调解员进行授课。在他的悉心教导下,70多名“小田解交员”茁壮成长,逐渐成为基层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
\n“舍得一头汗,不怕两腿泥,用心看、用情谈、用力干,主打一个攻心解忧。”这是田茂清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开展调解工作的真实写照。
\n(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n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通讯员 翁凯 实习生 李丹 丁彦尹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
配资114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